贵州开放大学24秋环境卫生学终考任务答案
时间:2024-11-08 点击:452次
00
贵州开放大学24秋环境卫生学终考任务答案 终考任务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 * ) A.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B.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C.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D.生活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2.具体地讲,环境介质是指(??? ) A.空气、水、土壤(岩石) B.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 C.空气、水、土壤(岩石)和食物 D.空气、水、食物、生物体 3.清洁生产是指(??? ) A.生产场地清洁、厂房清洁 B.生产场所清洁卫生、无垃圾灰尘 C.清洁的生产过程 D.节约能源、资源消耗少,有效预防控制污染和其他废物生成的生产工艺过程 4.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 ) A.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所致 B.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少所致 C.地质地理原因使当地居民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所致 D.环境破坏对地质条件影响使人体摄入矿物质异常所致 5.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为(??? ) A.人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性 B.环境因素对机体影响的作用机制 C.环境因素对机体影响的作用机制 D.阐明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复杂性 6.清洁生产是指(??? ) A.生产场地清洁、厂房清洁 B.生产场所清洁卫生、无垃圾灰尘 C.清洁的生产过程 D.节约能源、资源消耗少,有效预防控制污染和其他废物生成的生产工艺过程 7.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 ) A.是异养型微生物 B.是草食动物 C.是肉食动物 D.可起着加工和再生产的作用 8.人群易感性是( * ) A.遗传决定的 B.后天获得的 C.由遗传和后天的因素共同决定的 D.是不会改变的 9.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 A.环境决定人类 B.人类改造环境 C.互为因果 D.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和制约的关系 10.有害和不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下列特征,哪项是错?( * ) A.历来存在 B.比次生环境的问题出现早 C.将逐渐消失 D.将继续长期存在 11.气候成为某些流行病的重要流行因素,以致传染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例如: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肺炎等病( * ) A.秋冬季多见 B.冬春季多见 C.春夏季多见 D.夏冬季多见 12.哪项不是天气与气候对健康的影响方式( * ) A.影响人体生理和代谢功能 B.对生物性病原体和生物性传媒的影响 C.影响污染物的吸收 D.对人体的物理作用 13.下列都是植物所产生的有毒物质,除外( * ) A.透明质酸酶 B.糖苷 C.霉菌毒素 D.生物碱 14.微量元素的摄入与机体有害效应的产生,下面正确的叙述是( * ) A.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过高 B.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C.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过高和摄入不足 D.部分微量元素摄入过高 15.下面是环境污染产生的急性危害,除外( * ) A.地方性氟中毒 B.印度博帕尔发生的异氰基甲酯泄漏事件 C.前苏联发生过的核电站核泄漏事故 D.伦敦烟雾事件 16.下列是环境中易引起持续性蓄积危害的污染物,除外( * ) A.DDT、PCBs等 B.氰化物 C.汞 D.镉 17.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气象因素包括( * ) A.气流、气压、光照 B.气温、空气离子、气压、雷电 C.气温、气流、气压、气湿 D.气温、气流、气湿、雷电 18.关于大气污染物的有组织排放,不正确的是( * ) A.排除高度是指污染物通过烟囱等排放时烟囱的有效排除高度 B.污染源下风侧的污染物最高浓度与烟波的有效排除高度的平方成反比 C.有害气体的烟波着陆点是烟囱有效高度的10~20倍 D.与污染源的距离是决定大气污染程度的最基本的因素 19.下列哪项不是大气化学性污染物的自净方式( * ) A.扩散 B.微生物分解 C.氧化 D.植物吸收 20.下列哪项不是“煤烟型烟雾事件”的特点( * ) A.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煤炭的燃烧产物 B.有气温高,气压低,无风,晴朗等气象条件 C.多发生在寒冷季节 D.易发生在河谷盆地 21.关于铅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血铅是铅内暴露的重要指标 B.铅只对神经系统有毒性 C.儿童对铅的毒性比成人更敏感 D.儿童血铅在100μg/L时,可以出现学习能力的下降 22.大气污染状况监测中,下列除了哪项都是点源监测的布点方法( * ) A.捕捉烟波采样 B.捕捉烟波采样 C.捕捉烟波采样 D.四周布点 23.四周布点 A.CCl4 B.CFCs C.N2O D.CO2 24.水永久硬度指:( * ) A.水永久硬度指:( * ) B.钙、镁的重碳酸盐 C.钙、镁的硫酸盐和氧化物 D.钙、镁的硫酸盐和氧化物 25.影响水中溶解氧含量的主要因素为:( * ) A.空气氧分压 B.水温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26.同一生物体在不同阶段富集系数增加的过程是:( * ) A.生物蓄积作用 B.生物浓缩作用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27.水环境污染物通过食物链迁移的重要介质是:( * ) A.水 B.悬浮物 C.颗粒物 D.生物体 28.含亚铁盐地下水抽出地面后呈现:( * ) A.棕色或棕黄色 B.绿色或黄绿色 C.黄褐色 D.黑色 29.饮水中硝酸盐增高易引起婴幼儿患的疾病( * ) A.营养不良 B.营养不良 C.皮肤色素沉着 D.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30.水的硬度通常是指水中( * ) A.钙、镁离子的含量 B.钙、铁离子的含量 C.钙、磷离子的含量 D.钙、钾离子的含量 31.我国现行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细菌总数应为( * ) A.<1000个/ml B.<1000个/ml C.<50个/ml D.<10个/m1 32.我国现行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管网末梢水中游离性余氯不应低于( * ) A.0.05mg/L B.0.03mg/L C.0.3mg/L D.0.5mg/L 33.滤池的工作周期为( * ) A.清洗期 成熟期过滤期 B.成熟期 过滤期清洗期 C.过滤期 成熟期清洗期 D.过滤期 清洗期成熟期 34.土壤中有机物的腐殖质化实质是:( * ) A.有机物无机化的过程 B.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的过程 C.有机物有机化的过程 D.有机物有机化的过程 35.痛痛病是一种( * ) A.职业病 B.公害病 C.地方病 D.传染病 36.寄生虫卵作为评价土壤清洁程度的指标是( * ) A.鞭虫卵 B.鞭虫卵 C.血吸虫卵 D.钩虫卵 3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主要是指( * ) A.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主要是指( * ) B.自然疫源性疾病 C.地质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 D.环境公害病 38.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防治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 ) A.更换适宜的水源 B.防止环境污染 C.加强营养 D.补充机体缺乏的元素 39.缺碘所致甲状腺肿的机制是( A.缺碘所致甲状腺肿的机制是( B.妨碍酪氨酸的氧化,使甲状腺素合成减少 C.促使碘从甲状腺中排出增加 D.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使血浆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 40.室内空气中( * )的含量是用作评价空气清洁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作为居室容积是否符合卫生要求的重要指标之一。 A.CO2 B.HCHO C.HCHO D.222Rn 41.建筑材料和装饰物品中含有大量( * )等污染物。 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苯、甲苯 B.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三氯乙烯、氡 C.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D.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氡 42.在评价小气候时,必须采用包括( * ) A.气温、气湿和气压三种因素的综合指标来评价 B.气流、气压和热辐射三种因素的综合指标来评价 C.气温、气湿、气流和热辐射四种因素的综合指标采评价 D.气温、气湿、气压和热辐射四种因素的综合指标来评价 43.办公场所的主要特点( * ) A.工作人员密集、停留时间短、流动性较大 B.工作人员密集、停留时间长、流动性较大 C.工作人员相对集中、停留时间长、流动性较小 D.工作人员相对集中、停留时间短、流动性较大 44.国家颁布的( * )对办公建筑物空气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 A.《大气卫生标准》 B.《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C.《住宅卫生标准》 D.《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45.公共场所是( * ) A.公众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临时性生活环境 B.公众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固定生活环境 C.公众进行娱乐、交流、购物等活动的封闭式生活环境 D.公众进行娱乐、交流、购物等活动的开放式生活环境 46.在卫生条件不完善的宾馆、旅店住宿的顾客容易患的疾病主要是:( * ) A.寄生虫病 B.军团菌病 C.心脏病、高血压 D.肺结核、中耳炎 47.化妆品引起的皮肤损害最常见的一类是( * ) A.光变应性皮炎 B.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C.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D.化妆痤疮 48.下列关于经营化妆品中不符合《条例》的是( * ) A.向生产厂家索取卫生许可证 B.只出售取得批文的特殊用途化妆品 C.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经营许可证 D.销售具有效批件的进口化妆品 49.《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卫生许可证”( * ) A.每1年复核一次 B.每2年复核一次 C.每3年复核一次 D.每4年复核一次 50.下列成土母岩中含硒量相对较高的是( * ) A.沉积岩 B.花岗岩 C.变质岩 D.变质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