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24秋学期(高起本:1809-2103、专升本高起专:2103)《生药学》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时间:2025-01-01 点击:221次
00
南开24秋学期(高起本:1809-2103、专升本高起专:2103)《生药学》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下列生药名称中符合书写规范的是( * )。 A.Crataegi fructus B.Gastrodiae Rhizoma C.asari Radix et Rhizome D.Magnoliae Cortex 2.具有甜味的生药常含有( * )。 A.有机酸 B.生物碱 C.三萜 D.鞣质 3.将生药分为上中下三品的著作是( * )。 A.明代《本草纲目》 B.汉代《神农本草经》 C.宋代《嘉佑本草》 D.唐代《新修本草》 4.主要成分为绿原酸、异绿原酸的生药是( * )。 A.菊花 B.番红花 C.红花 D.金银花 5.地黄经加工炮制为熟地黄,改变了药物性能,其功效变为( * )。 A.清热降火 B.滋阴补血 C.滋阴凉血 D.生津凉血 6.《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其中收载药物( * )。 A.365种 B.1082种 C.1892种 D.12092种 7.天麻粉末水浸液,遇碘试液呈哪种颜色( * )。 A.黄色 B.紫红色至酒红色 C.蓝色或蓝紫色 D.橙黄色 8.《中国药典》中记载有小毒的是( * )。 A.苦杏仁 B.川乌 C.细辛 D.附子 9.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生肌敛疮,其化学成分为( * )。 A.含水硅酸盐 B.含水硫酸铜 C.含水草酸钙 D.含水硫酸钙 10.“四大怀药”是( * )。 A.牛膝、地黄、山药、菊花 B.牛膝、地黄、山药、红花 C.牛膝、地黄、山药、芫花 D.牛膝、地黄、山药、金银花 11.绵马贯众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 )。 A.香豆素类化合物 B.间苯三酚衍生物 C.生物碱 D.蒽醌类化合物 12.具有抗病毒作用的生药是( * )。 A.天麻 B.细辛 C.大青叶(板蓝根) D.地黄 13.烘干法测定生药水分适用于( * )。 A.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生药 B.含挥发性成分的生药 C.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生药 D.各类生药 14.生药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产量高峰期不一致时,其适宜采收期为( * )。 A.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 B.产量高峰期 C.有效成分总含量最高时期 D.杂质含量最低时 15.通过以下哪种炮制可增强止血作用( * )。 A.炒炭 B.炒焦 C.炒黄 D.蒸 16.中药鉴定用供试品的取样至少是检样量的( * )。 A.8倍 B.5倍 C.3倍 D.2倍 17.下列哪项不为野山参的性状特征( * )。 A.雁脖芦 B.枣核艼 C.过桥杆 D.珍珠须 18.目前在中药的真伪鉴别中应用广泛,简便易行的色谱方法是( * )。 A.薄层色谱 B.气相色谱 C.高效液相色谱 D.吸附柱色谱 19.含挥发油的生药干燥温度不应超过( * )。 A.35℃ B.60℃ C.65℃ D.80℃ 20.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 * )。 A.已骨化的角 B.未骨化的密生茸毛的幼角 C.雄鹿锯茸后脱落的角基 D.鹿角经水煎熬、浓缩后剩余的角块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21.甘草的植物来源有( * )。 A.乌拉尔甘草 B.光果甘草 C.刺果甘草 D.胀果甘草 E.粗甘草 22.泛油指含有药材的油质泛于药材的表面,以及某些药材受潮、变色后表面泛出的油样物质。这些物质的结构类型包括( * )。 A.脂肪油 B.挥发油 C.鞣质 D.糖类 E.皂苷类 23.炙法常用的液体辅料是( * )。 A.蜜 B.蛤粉 C.醋 D.酒 E.姜汁 24.果实类生药一般采收期是( * )。 A.果实成熟期 B.幼果期 C.果实近成熟期 D.植物生长停止期 E.四季均可 25.朱砂( * )。 A.性微寒 B.清热泻火 C.清心镇惊 D.安神解毒 E.活血化瘀 26.水分测定方法有( * )。 A.甲苯法 B.烘干法 C.减压干燥法 D.低温干燥法 E.二甲苯法 27.《中国药典》规定植物药材的来源包括 A.原植物科名、植物名、学名 B.药用部位 C.采收季节 D.产地加工 E.主产地 28.花类生药一般采收期是( * )。 A.花蕾期 B.花开放时 C.花凋谢时 D.花蕾期至花凋谢 E.以上均可 29.牛黄的主治为( * )。 A.咽喉肿痛 B.惊痫抽搐 C.痰热神昏 D.癫痫发狂 E.痈肿疔疮 30.西红花入水,其现象为( * )。 A.膨胀成喇叭形,三叉状 B.无沉淀 C.可见橙黄色呈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 D.水被染成红色 E.水被染成黄色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31.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的中药,通过醋制后可增加有效成分的溶解性。 32.朱砂主含硫化汞,忌火煅。 33.附子和川乌来源于同一植物的相同药用部位,附子是川乌的不同加工品。 34.大黄的横切面滴加稀碱液后显红色。 35.生药资源不包括矿物药资源。 36.厚朴药材表面白色结晶为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结晶。 37.在中药材贮藏保管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有霉变、虫蛀、变色、泛油等。 38.冬麻的顶芽习称“鹦哥嘴”。 39.金银花来源于忍冬科植物忍冬干燥开放的花。 40.《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 41.朱砂来源于辰砂和人工合成品。 42.含挥发油的生药用烘干法干燥时,温度一般控制在60度左右。 43.黄芩在切制饮片时,采用冷水软化处理进行切制,黄芩质量最好。 44.一般生药干燥后水分含量应低于5%。 45.大青叶和板兰根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生药。 46.天麻是真菌营养型多年生共生草本,全株不含叶绿素。 47.酸不溶性灰分即不溶于10%的硝酸的灰分。 48.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全草。 49.全动物供药用的生药如鹿茸、全蝎等。 50.蟾酥是蟾蜍皮肤的干燥粉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