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开放大学24秋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指导形考作业2(第4章-第5章)(占形考总分的20%)【参考答案】
时间:2025-03-07 点击:108次
00
安徽开放大学24秋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指导形考作业2(第4章-第5章)(占形考总分的20%)【参考答案】 形考作业2(第4章-第5章)(占形考总分的20%)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学前儿童处于对集合的泛化笼统知觉的年龄阶段是( * )。 A.3岁前 B.3岁~4岁 C.4岁~5岁 D.5岁~6岁 2.教师提前在柜子上贴上了大糖果袋子和小糖果袋子的图标,然后让孩子把相应的糖果放到两个袋子里去,这个活动是匹配还是分类?( * ) A.分类 B.匹配和分类 C.匹配或分类 D.匹配 3.要求学前儿童将黑色的、系带子的鞋放在一起。这种分类活动称为( * )。 A.按物体的一种特征分类 B.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 C.层级分类 D.多重分类(多角度分类) 4.按照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的教育,一般安排在( * )。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中、大班 5.小班的学前儿童能够按照什么来分类?( * ) A.按照事物明显的外部特征分类,比如按照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来分类 B.按照事物较社会属性特征(内部特征)来分类,比如听诊器、输液瓶、白大褂、针头等放入一类 C.按照外部细节特征分类,比如鞋子的商标、有无鞋带、拉链颜色等 D.按照概念来分类,比如蔬菜、水果等 6.属于听觉模式的是( * )。 A.方圆方圆方圆 B.有规律的鼓点 C.站坐站坐站坐 D.红绿红绿红绿 7.儿童最初感知的模式是( * )上的模式。 A.空间 B.图案 C.动作 D.时间 8.教师呈现了“红绿,红绿,红绿,……”的参照,学前儿童按此摆了一个一模一样的规律,这属于模式认知能力的( * )。 A.模式识别 B.模式复制 C.模式扩展 D.模式创造 9.学前儿童模式认知能力经历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其中级别最高的模式认知能力是( * )。 A.模式识别 B.模式复制 C.模式创造 D.模式描述 10.从模式载体来看,学前儿童接触最多的是( * )。 A.味觉模式 B.动觉模式 C.听觉模式 D.视觉模式 11.教师让学前儿童在画的四朵小花上叠放塑料小花时,儿童只在第一朵和第四朵上盖上塑料小花,就认为完成任务了。这说明该学前儿童的集合概念发展处于感知有限集合阶段。( * ) 12.学前儿童玩积木时,教师趁他不注意时拿走几块,但他没有觉察到。这说明该学前儿童的集合概念发展处于泛化笼统知觉阶段。( * ) 13.给学前儿童提供红、黄、蓝3种不同颜色的三角形卡片,学前儿童可以按照颜色进行分类。( ) 14.学前儿童对包含关系的理解往往要晚于相等关系。( ) 15.匹配和分类没有什么区别。( * ) 16.模式是数学的基本主题,甚至可以说模式是数学的实质。( * ) 17.教师拼出了“圆形方形、圆形方形、圆形方形”的规律,然后让孩子们拼出一个跟老师一样规律的模式,有些孩子拼成的是“方形圆形、方形圆形、方形圆形”,这些孩子拼的规律对吗?( * ) 18.视觉模式最重要,其他载体的模式(听觉模式、动觉模式等)并不重要。( ) 19.模式与排序不相关。( * ) 20.学前儿童往往更容易认知重复模式。( * ) 21.分类活动包括两个步骤,分别是( * )。 A.观察比较 B.实施分类 C.老师提醒 D.与同伴交流 22.学前儿童感知集合十分重要,其意义体现为( * )。 A.感知集合是学前儿童认识事物的起点 B.感知集合是学前儿童形成数学概念的基础 C.感知集合及其元素是计数的前提 D.感知集合及其包含关系有利于掌握数的组成与加减运算 23.学前儿童分类的学习路径为( * )。 A.从外部明显特征到细节特征 B.从细节特征到外部明显特征 C.从外部特征(自然属性)到社会属性特征(内部特征) D.从社会属性特征(内部特征)到外部特征(自然属性) 24.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一般可以被描述四个渐进的阶段,分别为( * )。 A.对集合的泛化笼统知觉阶段 B.感知有限集合阶段 C.感知集合元素阶段 D.对集合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和扩展 25.学前儿童感知集合和分类涉及的核心经验有( * )。 A.物体的属性可以用来对物体进行分类,组成不同的集合 B.同样一组物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C.集合可以用来比较,感知其关系 D.同样一组物体只能按照一种方式进行分类 26.模式具有两个根本特点,分别为( * )。 A.重复性 B.可预测性 C.无规律性 D.不可预测性 27.根据模式的基本单位循环规则的不同,模式的类型有( * )。 A.形状模式 B.颜色模式 C.发展模式 D.重复模式 28.下列属于循环模式的是( * )。 A.潮起-潮落 B.日出-日落 C.春-夏-秋-冬 D.周一到周日 29.发展学前儿童模式能力的教育策略有( * )。 A.引导学前儿童发现模式结构 B.引导学前儿童发现生活中的模式 C.注意模式的多元表征 D.突出模式教育的游戏性 30.为了让学前儿童真正理解和掌握模式结构,教师可采取的策略有( * )。 A.让学前儿童读模式 B.用方框圈出模式单元 C.做大量模式练习题 D.进行考试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