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22秋《美学》作业3(标准答案)
时间:2023-04-06 点击:384次
00
北语22秋《美学》作业3(标准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多选题 (共 1 道试题,共 5 分) 1.美感经验与感官感觉的差别在于: A.感官的感觉却只能是外部刺激的结果 B.美感经验是表现性的、形成性的 C.感官的感觉仅限于生理感官层次 D.美感经验不是 E.美感经验是心、身、情感等人的整个生命活动所突然凝结的状态 答案:ABCD 二、单选题 (共 19 道试题,共 95 分) 2.意大利美学家()主张:只觉即表现,表现即艺术。 A.翁贝托·埃科 B.切萨莱·布朗迪 C.克罗齐 D.卜迦丘 答案:C 3.中国古代把"艺"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 A.精神产品 B.物质产品 C.人工制品 D.自然物 答案:C 4.德国哲学家鲍姆嘉登在1750年提出了“美学”这门研究“感性”的学科,并认为“美”就是( )。 A.完善的感性 B.诗性智慧 C.和谐 D.自然的合目的性 答案:A 5.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明确地将崇高作为美感经验形态提出,并与优美对立起来加以讨论的是( )。 A.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B.罗马文体学家朗吉弩斯 C.德国哲学家康德 D.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博克 答案:D 6.丑所关涉到的主体,是现代社会中崛起的()主体。 A.非理性 B.理性 C.无意识 D.意识 答案:A 7.中国古代的()是巫术思想的产物 A.天人感应 B.中庸之道 C.齐一思想 D.境界说 答案:A 8.人类文化起源的秘密是() A.生命活动的创造 B.灵魂思想的产生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世界的象征化 答案:D 9.真正的荒诞只能被(),而不能被表现。 A.呈现 B.体验 C.获取 D.催生 答案:A 10.德国美学家卡西尔和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等主张,艺术是创造()。 A.生命的思想 B.思想的生命 C.形式的生命 D.生命的符号形式 答案:D 11.我们把审美活动的赋形形式,看作是“有意味的形式”,是借用了()的说法。 A.苏珊·朗格 B.柏格森 C.克莱夫·贝尔 D.恩斯特·卡西尔 答案:C 12.德国美学家()的《丑的美学》是专门探讨丑的美学著作。 A.歌德 B.席勒 C.卡尔·罗森克兰茨 D.斯宾塞 答案:C 13.()提出悲剧的“净化”作用,即“卡塔西斯”作用。 A.黑格尔 B.海德格尔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答案:C 14.崇高的心理过程,是一个()的过程,这是优美感所没有的。 A.超越 B.被超越 C.辩证 D.适应 答案:C 15.美学这门学科是由( )在1750年提出来的。 A.康德 B.鲍姆嘉登 C.维科 D.黑格尔 答案:B 16.直觉即表现,表现即艺术。这是哪个美学家的主张? A.克罗齐 B.柏拉图 C.康德 D.博客 答案:A 17.从表面上看,“巫术直观”表现为一种() A.现实能力 B.直观能力 C.实践能力 D.神通能力 答案:D 18.克罗齐说: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这一观点属于 A.再现说 B.表现说 C.游戏说 D.模仿说 答案:B 19.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指的是( ) A.审美的非功利性 B.审美的非自觉性 C.审美的具象性 D.审美的个性 答案:B 20.“细雨鱼儿飞,微风燕子斜”描绘的是( ) A.优美景象 B.崇高景象 C.悲剧景象 D.喜剧景象 答案: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