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22秋《课程理论》作业4(标准答案)
时间:2023-04-06 点击:412次
00
北语22秋《课程理论》作业4(标准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6 道试题,共 24 分) 1.()艺术是教学语言的辅助手段。一般分为板书、板演、板画三种形式。 A.语言 B.非语言 C.书面 D.板书 答案:D 2.()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着眼于教师的教,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是对教师活动的一种期望。 A.教学目的、教学任务 B.教学目标 C.培养目标 D.教育目的 答案:A 3.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发挥着核心作用,它既是教育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A.课程 B.教学 C.教师 D.学生 答案:B 4.()是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它包括设计课程方案与文本、课程实施与教学、课程评价与课程修订等工作。 A.教材编写 B.课程设计 C.课程类型 D.课程开发 答案:D 5.以学科知识分化程度为标准,课程可分为()。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B.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C.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D.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答案:B 6.1918年,美国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一书。一般认为,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课程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A.怎样编制课程 B.课程编制 C.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D.课程 答案:D 二、多选题 (共 8 道试题,共 32 分) 7.根据评价目的分类,可将课程评价分为:()。 A.效果评价 B.决策性评价 C.研究性评价 D.工作性评价 答案:BCD 8.常见的教学媒体分类,是根据教学媒体作用于人的感官不同,把教学媒体分为()。 A.视觉媒体 B.听觉媒体 C.视听媒体 D.综合操作媒体 答案:ABCD 9.课程与教学的哲学基础主要体现在:课程与教学的()基础。 A.世界观 B.本体论 C.认识论 D.价值论 答案:BCD 10.按资源空间分布和支配权限,课程资源可分为()。 A.素材性课程资源 B.校内课程资源 C.校外课程资源 D.条件性课程资源 答案:BC 11.课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等几个部分。 A.课程计划管理 B.课程实施管理 C.课程标准管理 D.课程编制管理 答案:ABCD 12.教材的编写和选用要遵循几条原则:()。 A.针对性 B.科学性 C.系统性 D.趣味性 答案:ABCD 13.20世纪以来,教学论研究大致呈现两大发展路径:一是哲学的研究取向以()为理论基础,主要探讨教学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手段方法、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如德国、苏联、日本、中国。二是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把教学理论作为一种处方性和规范性理论,探讨教学的程序、策略与技术,如英国、美国等。 A.心理学 B.教育学 C.认识论 D.伦理学 答案:CD 14.20世纪70年代以后,课程研究多样化态势初现端倪。课程理论著作主要有()等等。 A.美国坦纳夫妇著的《课程编制的理论与实践》 B.英国劳顿著的《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C.前苏联克拉耶夫斯基等主编的《普通中等教育内容的理论基础》 D.派纳主编的《理解课程》 答案:ABCD 三、判断题 (共 11 道试题,共 44 分) 15.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 答案:错误 16.车里霍尔姆斯于20世纪80年代末建立起“课程的后结构观”。其基本内容是:提出并运用“批判实用主义”来研究课程问题,对“学科结构”进行后结构分析,把课程看成是一项社会工程。 答案:正确 17.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汉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秩秩大猷,圣人莫之。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以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之。”据考证,这是汉语文献中最早出现的“课程”一词。 答案:错误 18.活动课程过多注重间接经验的学习,易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 答案:错误 19.好的课程管理应该是以教师为中心,吸纳一线教师和管理者的智慧,赋予教师课程开发和改革的权利,让教师从被动变为主动,从外围变为中心,成为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拓荒者。 答案:正确 20.分析哲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其重要代表人物有皮尔士、詹姆斯和杜威等。 答案:错误 21.在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研究对象之中,课程与教学活动是最基本、最核心的研究对象。 答案:正确 22.与课程目标相比,教学目标的范围要小,包含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答案:正确 23.建构主义关于课程与教学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1)学习者具有主体性和能动性,建构着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2)学习是学习者的一种主动建构活动。(3)知识学习不是教师简单地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4)教学的作用仅仅在于给学生提供活动机会,帮助、促进学生组织自己的经验,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去发现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现实。 答案:正确 24.我国现阶段的基础课程改革要突出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特征。 答案:正确 25.以具体的课程为评价对象的是教学评价。 答案:错误 |